企業數碼轉型 事在必行 把握機遇

企業數碼轉型是一個全球大趨勢,大家都在起動當中,中小企亦不例外,若不及早實行,或被競爭對手拋離,甚至有機會被淘汰。數碼轉型除了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生產力,減少人為錯誤之外,更可以釋放寶貴的人力資源去從事高增值的經濟活動,以及提升客戶體驗和參與度,幫助機構創造新的收入以提高其整體收益。
香港作為一個四通八達、具競爭力,並擁有完善的資訊及通訊科技基礎設施的自由經濟體系,本地企業普遍已向數碼轉型邁出第一步。香港生產力促進局於2019年9月發表的《香港企業數碼轉型》調查報告顯示,很多企業認為數碼化是重要的策略,其中把文件紙本轉為數碼格式處理,是走向數碼轉型的第一步。另外,大部分受訪企業期望透過數碼轉型,減省營運成本以及改善企業內部流程,例如僵化的內部批核流程、工作流程缺乏系統化管理、內部數據不互通等。
報告發表後不久,2019冠狀病毒病在全球爆發,為保持社交距離,企業都紛紛採取各種科技實行遙距工作,包括零售或服務業都把線下業務發展到線上,以維持正常營運,這讓更多企業意識到進行數碼轉型、建立智慧城市的重要和迫切性,並增加對於困難時期中使用資訊科技來維持生產力的認知,驅使他們認真考慮將工序和作業模式進一步數碼化,長遠提升企業的抗逆力和競爭力。

當企業開始應用各種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後,走向數碼轉型已是事在必行、不可逆轉的趨勢。他們亦會繼續探索,在數碼轉型的藍圖中怎樣走下一步,以從中獲得更大的效益,例如建立新商業模式,從而創造新的收入以提高其整體收益。
然而,不少中小企都誤以為數碼轉型都有既定模式,或需要付出龐大資金去落實執行。黎少斌解釋,每間企業在數碼轉型路上都有不同的起點和終極目標,均需按企業自身情況和未來發展,制定適合其步伐的數碼轉型路線圖,因此投入於這方面的資金都會不同。企業不應只從「收回成本」(cost recovery)或投資回報(return on investment)角度去看待數碼轉型,亦需要從「價值創造」(value creation)出發。
由此可見,企業老闆和管理層的思維在帶領公司進行數碼轉型的路上,擔當著相當重要的角色,需要具備「快速失敗」(Fail-fast)和「敢於嘗試/失敗」(Dare to Try/Fail)的決心和預備。例如企業管理層在採取數碼化系統後,仍然要求員工把所有電子郵件或電子批核的請求列出紙張複本,這樣數碼轉型似乎難以成事,亦令員工無所適從。
企業宜採取自上而下領導模式,制定全面的數碼轉型策略計劃,過程中要建立雙向溝通,讓員工了解情況並參與其中;再按著本身的智能化步伐著手籌措數碼轉型,透過六大關鍵技術,包括:感應器、網絡、數據、人機介面、人工智能和機械人,帶動產業數碼化;並運用智能化營運和管理,為客戶提供更優質及個人化的產品和服務,既取得營運效益,又能抓緊商機。另外,推行時切勿操之過急,需按部就班,更要善用坊間資源及早培訓足夠具備相關操作技術的員工。

生產力局會為有意進行數碼轉型的中小企提供一條龍顧問服務,包括訂立數碼轉型藍圖以及協助籌劃資金,例如投資額估算,以及找尋對應的政府資助。另外,亦可提供系統整合或開發服務,更會安排企業員工接受相關應用培訓。該局最近亦舉辦多場網上研討會,探討如何有效推行智慧電子化工作間、網上營銷/電子商貿等,提升企業在數碼營商的操作認知。
同時,網絡保安措施在數碼轉型過程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。就此,生產力局透過轄下的香港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(HKCERT)發出遠端辦公室相關的保安指南和建議,並舉辦及出席多場網上研討會和培訓工作坊,亦出版了一系列物聯網設備保安研究報告,致力協助本地業界提升數碼轉型下的網絡保安。
鳴謝:香港生產力促進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