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数码转型 事在必行 把握机遇

企业数码转型是一个全球大趋势,大家都在起动当中,中小企亦不例外,若不及早实行,或被竞争对手抛离,甚至有机会被淘汰。数码转型除了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力,减少人为错误之外,更可以释放宝贵的人力资源去从事高增值的经济活动,以及提升客户体验和参与度,帮助机构创造新的收入以提高其整体收益。
香港作为一个四通八达、具竞争力,并拥有完善的信息及通讯科技基础设施的自由经济体系,本地企业普遍已向数码转型迈出第一步。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于2019年9月发表的《香港企业数码转型》调查报告显示,很多企业认为数码化是重要的策略,其中把文件纸本转为数码格式处理,是走向数码转型的第一步。另外,大部分受访企业期望透过数码转型,减省营运成本以及改善企业内部流程,例如僵化的内部批核流程、工作流程缺乏系统化管理、内部数据不互通等。
报告发表后不久,2019冠状病毒病在全球爆发,为保持社交距离,企业都纷纷采取各种科技实行遥距工作,包括零售或服务业都把线下业务发展到在线,以维持正常营运,这让更多企业意识到进行数码转型、建立智慧城市的重要和迫切性,并增加对于困难时期中使用信息科技来维持生产力的认知,驱使他们认真考虑将工序和作业模式进一步数码化,长远提升企业的抗逆力和竞争力。

当企业开始应用各种科技提升工作效率后,走向数码转型已是事在必行、不可逆转的趋势。他们亦会继续探索,在数码转型的蓝图中怎样走下一步,以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,例如建立新商业模式,从而创造新的收入以提高其整体收益。
然而,不少中小企都误以为数码转型都有既定模式,或需要付出庞大资金去落实执行。黎少斌解释,每间企业在数码转型路上都有不同的起点和终极目标,均需按企业自身情况和未来发展,制定适合其步伐的数码转型路线图,因此投入于这方面的资金都会不同。企业不应只从「收回成本」(cost recovery)或投资回报(return on investment)角度去看待数码转型,亦需要从「价值创造」(value creation)出发。
由此可见,企业老板和管理层的思维在带领公司进行数码转型的路上,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,需要具备「快速失败」(Fail-fast)和「敢于尝试/失败」(Dare to Try/Fail)的决心和预备。例如企业管理层在采取数码化系统后,仍然要求员工把所有电子邮件或电子批核的请求列出纸张复本,这样数码转型似乎难以成事,亦令员工无所适从。
企业宜采取自上而下领导模式,制定全面的数码转型策略计划,过程中要建立双向沟通,让员工了解情况并参与其中;再按着本身的智能化步伐着手筹措数码转型,透过六大关键技术,包括:传感器、网络、数据、人机接口、人工智能和机械人,带动产业数码化;并运用智能化营运和管理,为客户提供更优质及个人化的产品和服务,既取得营运效益,又能抓紧商机。另外,推行时切勿操之过急,需按部就班,更要善用坊间资源及早培训足够具备相关操作技术的员工。

生产力局会为有意进行数码转型的中小企提供一条龙顾问服务,包括订立数码转型蓝图以及协助筹划资金,例如投资额估算,以及找寻对应的政府资助。另外,亦可提供系统整合或开发服务,更会安排企业员工接受相关应用培训。该局最近亦举办多场网上研讨会,探讨如何有效推行智能电子化工作间、网上营销/电子商贸等,提升企业在数码营商的操作认知。
同时,网络保安措施在数码转型过程中亦扮演着重要角色。就此,生产力局透过辖下的香港计算机保安事故协调中心(HKCERT)发出远程办公室相关的保安指南和建议,并举办及出席多场网上研讨会和培训工作坊,亦出版了一系列物联网设备保安研究报告,致力协助本地业界提升数码转型下的网络保安。
鸣谢:香港生产力促进局